导学案--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发布时间:2020-11-24 14:47|栏目:第3节 种群基因组成的变化与物种的形成 |浏览次数:
1.什么叫种群?
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全部个体的集合叫作种群 (population ),一个种群其实就是一个繁殖的单位,雌雄个体可以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遗传给后代。
2.什么叫基因库?什么是基因频率?什么是基因型频率?
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不仅不会因个体死亡而消失,反而在代代相传中保持和发展。
基因频率:在一个种群基因库中,某个基因占全部等位基因数的比率。
基因型频率:群体中某特定基因型个体的数目占个体总数目的比率
3.基因频率的计算公式是什么?


4.哈-温定律适用条件是什么?大致内容是什么?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的使用条件:(1)种群是极大的;2)种群个体间的交配是随机的;(3)没有突变产生;4)种群之间不存在个体的迁移或基因交流;5)没有自然选择,
哈代-温伯格平衡定律的内容:一个种群如果符合上述条件,那么这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包括基因型频率)就可以一代代稳定不变,保持平衡。这就是遗传平衡定律。
5.突变是指什么?变异是定向还是不定向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什么?能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能为进化提供什么?
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mutation);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还是有害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不能决定进化的方向;可遗传的变异提供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6.在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型还是基因?
表型
7.生物进化的方向是?由谁决定?生物进化的实质是什么?
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向着适应环境的方向进化;由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
8.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
病菌本身能够不定向地产生各种变异,包括耐药性变异、敏感性变异以及与抗生素敏感程度无关的变异,各种变异类型的产生并不依赖于是否使用抗生素。人们使用抗生素是对各种变异类型进行选择。发生耐药性变异的病菌更容易在使用抗生素的条件下存活,从而导致耐药性病菌成为优势类型,即病菌产生耐药性。
9.什么是一个物种?如何判断两个生物的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 
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
判断两个生物的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就是看能否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
10.什么叫隔离?什么叫地理隔离?什么叫生殖隔离?
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都是指不同群体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这里统称为隔离(isolation)
同种生物由于地理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叫作地理隔离(geographical isolation)
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这种现象叫作生殖隔离(reproductive isolation)。
11.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是隔离;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

Copyright © 2002-2017 高中生物新人教 版权所有
电话:400xxx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贸大厦8888 备案号:皖ICP备180045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