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P的作用机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发布时间:2021-01-05 15:08|栏目:第2节 细胞的能量“货币”ATP |浏览次数:

ATP的作用机理——磷酸化和去磷酸化

ATP的合成中,ATP合酶(ATPsynthase)是关键酶。它广泛分布于线粒体内膜、叶绿体类囊体膜和细菌质膜上,是一种ATP驱动的质子运输体,在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过程中,当质子顺电化学梯度流动时催化ADP和无机磷酸合成ATPATP合酶由膜外球形结构域F1和膜内结构域F0组成。F1部分又由α、βγδε亚基组成,它的催化部位位于β亚基。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美国科学家博耶(P.D.Boyer)提出ATP合成依赖于γ亚基旋转产生的ATP合酶构象变化的假说。他认为:在ATP合酶中,a亚基和β业基交替排列成六聚体,另外个亚基则呈不对称分布;跨膜的质子浓度梯度使γ亚基转动,从而带动酶上催化部位构像的变化,使其抓住底物ADPPi,完成ATP的合成并将其释放。后来沃克(JE.Walker)的研究团队通过对ATP合酶F1催化结构域晶体的分析,进一步证实了博耶关于ATP合成机制假说的正确性,他们因此获得了1997年的诺贝尔化学奖。

 

 
腺苷三磷酸酶简称ATP酶,是存在于细胞质膜和液泡膜中能催化ATP水解并释放能量的酶,它们与无机离子和代谢物的跨膜主动运输有关,包括F型、P型、V型等。FATP酶就是上述的ATP合酶它不仅可以利用质子动力势催化ADP合成ATP,也可以在没有氢离子梯度通过质子通道时,催化ATP的水解。PATP酶如Ca2+-ATP酶,可以通过水解ATP转运Ca2+,这在肌肉收缩的调节上具有重要作用;Na+K+-ATP酶,动物细胞膜上都有此酶,它每水解一分子ATP就把3Na+泵出细胞,2K+泵入细胞。VATP酶,又称液泡质子ATP酶,广泛存在于细胞的内膜系统如液泡膜、溶酶体膜等,是植物细胞液泡膜中的两个质子泵之,为跨液泡膜的物质转运提供能量。
Copyright © 2002-2017 高中生物新人教 版权所有
电话:400xxx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贸大厦8888 备案号:皖ICP备180045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