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何时产生?需要15天吗?

发布时间:2023-09-24 17:27|栏目:第2节 特异性免疫 |浏览次数:

疫情放开以后,这些天全国上下,男女老少,讨论最多的话题当然是病情,于是全国人民都成了专家,都成了医生,都在指导身边的人,如何防护、如何吃药。全国人民,同时患病,同时患一种病,此壮举,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有传播,当然就会有不正确的观点,比如,感染或接种疫苗后形成抗体要15天。那么抗体的产生当真需要15天吗?中学讲免疫只讲一点皮毛,只讲一点原理,没有具体的操作性,也没有讲抗体是不是15天才能产生,小编(公众号:生物100)查阅曹雪涛的医学免疫学以及返朴的资料予以解答。

体液免疫应答产生抗体的一般规律

抗原进人机体后诱导B细胞活化井产生特异性抗体,发挥重要的体液免疫作用。抗原初次刺激机体所引发的应答称为初次应答;初次应答中所形成的记忆细胞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后产生迅速、高效、持久的应答,即再次应答。

 

(一)初次应答

 

在初次应答中B细胞产生的抗体数量少、亲和力低,其产生过程可依次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潜伏期(lag phase)指由机体接受杭原刺激到血清特异抗体可被检出之间的阶段。此期可持续数小时至数周,时间长短取决于抗原的性质、抗原进人机体的途径、所用佐剂类型及宿主的状态等。

2.对数期(log phase)  此期血清抗体量呈指数增长,抗原剂量及抗原性质是决定抗体量增长速度的重要因素。

3.平台期(plateau phase)  此期血清中抗体浓度基本维持在一个相当稳定的较高水平。到达平台期所需的时间和平台的高度及其维持时间,依抗原不同而异,有的平台期只有数天,有的可长至数周。

4.下降期(decline phase)  由于抗体被降解或与抗原结合而被清除,血清中抗体浓度慢慢下降,此期可持续几天或几周。

 

(二)再次应答

 

同一抗原再次侵人机体,由于初次应答后免疫记忆细胞的存在,机体可迅速产生高效、特异的再次应答。与初次应答比较,再欢应答时抗体的产生过程有如下特征:①潜伏期复,大约为初次应答潜伏期的一半;②血清抗体浓度增加快,快速到达平台期,抗体滴度高(有时可比初次应答高10倍以上);③抗体维持时间长;④诱发再次应答所需抗原剂量小;⑤再次应答主要产生高亲和力的抗体IgG,而初次应答中主要产生低亲和力的IgM(图13-7)。

再次应答的强弱主要取决于两次抗原刺激的间隔长短:间隔短则应答弱,因为初次应答后存留的抗体可与再次刺激的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而被迅速清除;间隔太长则反应也弱,因为记忆细胞只有一定的寿命。再次应答的效应可持续存在数个月或数年,故在很多情况下机体一旦被病原体感染后,可在相当长时间内具有防御该病原体的免疫力。

 

图片

 

新冠抗体的形成和所有抗体的形成一样,都遵循人体免疫系统的基本规律。对于初次遇到某个抗原的情况,如没有接种过疫苗发生第一次感染,或者打了第一针疫苗,此时人体的免疫系统先要“捕获”抗原(一般由先天免疫系统里的树突状细胞负责),再把抗原“呈递”给B细胞,之后B细胞才会受刺激,形成特异的免疫反应,即能分泌专门识别这一抗原的抗体。
从遇到抗原再到能从人体内检测出抗体,如果用很精密的检测手段,一般5-7天后就可以检测到。注意,什么时候检测到不仅取决于抗体什么时候形成,也取决于检测的下限。如果检测灵敏度不是那么高,那就要更久、抗体滴度更高时才测得出来,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之前就真的没有抗体。

然后一开始形成的主要会是IgM抗体,它们和抗原结合能力较弱,但长得像千手观音似的,每个IgM有10个能和抗原结合的位置,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每个位点结合能力弱的缺陷。很快B细胞能转为分泌IgG抗体,这种抗体的抗原结合位点少了,每个分子只有两个结合位点,但结合能力强,是更高效的抗体:

 

图片
附图. IgG与IgM抗体比较

 

新冠感染也遵循以上规律。还要注意一点,上述说的抗体形成时间是指人体暴露于抗原的时间,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能确定的时间往往是第一次检测阳性或者最早出现症状,晚于免疫系统与抗原最早接触的时间,类似下图:

 

 

图片

附图. 新冠疾病进程与抗体形成过程示意图

 

 

假设潜伏期5天,出症状后两天时离抗原接触实际过去一周了,IgM抗体开始出现,再过几天IgG抗体也会出来。其实早在2020年科学家就分析过现实世界里新冠感染者的抗体形成,比如这是一项中国科学家做的研究:

 

 

图片

附图. 新冠感染者中抗体转阳时间

 

 

在症状出现后2-4天,30%的人已经IgG或IgM转阳,到11-13天,转阳率超过90%。
 
说抗体形成要15天甚至更久的并不准确。更为关键的是,上述抗体形成时间是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绝大多数国人都已经接种过新冠疫苗,此时感染,作为突破性感染,不是第一次暴露于抗原之下,免疫系统会调动疫苗接种时打下的免疫记忆,反应更为迅速

 

 

可以参考打增强针后的免疫反应,像mRNA疫苗第三针,打完一周中和抗体(主要为IgG)就增加到很高的水平:

 

 

图片

附图. 第三针抗体中和抗体变化

 

 

根本不需要15天来形成抗体。与之对应的是第三针的有效性也是在一周后就能体现出来。同一个疫苗的第三针临床试验里增强针组与安慰剂组(打过基础免疫两针,没有打第三针)的感染率变化:

 

 

图片

附图. 第三针后一周疫苗展现有效性

 

 

明显接种第三针一周后有效性就体现出来了,增强针组的累计感染率开始与安慰剂组有差异。

 

 

 

考虑到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接种过两针疫苗,不少甚至打过三针,说什么感染后形成抗体要15天甚至更久是非常荒唐的。准确地说应该是感染后15天除非严重免疫抑制的人,肯定都有抗体,大部分人因打过疫苗一个礼拜就会有不错的抗体滴度
资料来源:医学免疫学、一个生物狗的科普小园

 

总结下:自从病毒进入你体内,你的免疫系统就开始工作了,你的细胞远比你自己更爱你。抗体从产生不是15天后,而是更早,大概十到十五天能达到峰值,先是IgM,后是IgG。

 

Copyright © 2002-2017 高中生物新人教 版权所有
电话:400xxx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贸大厦8888 备案号:皖ICP备180045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