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细胞活化必需两个信号吗?

发布时间:2023-09-25 10:34|栏目:第2节 特异性免疫 |浏览次数:

人教版新教材中阐述的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需要两个信号同时作用才能增殖分化指的是大部分抗原的刺激免疫过程,其实根据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活化是否需要T细胞参与可将抗原分成两大类:胸腺非依赖型抗原和胸腺依赖型抗原。其中胸腺非依赖型抗原又可分为I型和II型。I型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如细菌脂多糖,在足够高浓度时,能够多克隆活化相当比例的B细胞,也就是与细胞的抗原受体特异性无关。这些抗原与细胞表面分子结合诱导产生的信号转导绕过了特异的抗原受体介导的生物化学信号转导途径中的早期事件。当这类抗原的浓度很低时,仅依靠细胞表面的丝裂原受体不足以诱导细胞多克隆活化时,B细胞表面的Ig受体能够特异识别该种抗原而选择性地将它们集中在局部,最终也可驱动活化过程的产生。

II型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在体内不容易被降解,它们表面具有适当间隔,高度重复的抗原表位如肺炎球菌脂多糖、水溶性聚蔗糖D-氨基酸多聚体和聚乙烯吡咯烷酮,在没有T细胞的帮助下也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活化,因此也是胸腺非依赖性抗原。它们可在淋巴结被膜下血窦和脾脏边缘区的特定巨噬细胞表面长时间存在,可以通过多价的抗原表位与B细胞表面相应的Ig受体呈高亲和性结合。

 

图片

 

 

一般地,胸腺非依赖性抗原诱导产生的抗体主要为低亲和力的IgM型抗体,在小鼠也可以是IgG3,几乎没有免疫记忆形成,如果有也是相当低。新生儿期的B细胞对II型胸腺非依赖性抗原的应答性很差,因此在婴幼儿期多糖疫苗的效果很差。

而胸腺依赖性抗原需要与辅助性T细胞合作才能产生抗体,之所以认为人体接触的多数抗原都是胸腺依赖性抗原,是因为在新生期胸腺切除的动物,其体内几乎没有T细胞,它们不能或仅能诱导极少量的抗体产生。这些胸腺依赖性抗原具备以下特点:它们的分子结构特点决定其不能直接刺激B细胞活化;对每一个抗原决定簇的特异性来说,它们也许是单价的;它们可能很容易被吞噬细胞吞噬降解,以及它们无丝裂原特性。假如这种抗原结合到B细胞的受体上,它们就像一个半抗原一样停留在那,不能启动B细胞活化。

图片

 

 

半抗原是一种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者特定的B细胞表面的表面受体)结合,而不能刺激抗体产生的小分子物质如二硝基苯酚(DNP)。记住只有将半抗原与合适的载体蛋白偶联后,它才具有免疫原性。已有证据证明对胸腺依赖性抗原的抗体应答,T细胞和B细胞都是必需的,现在也知道载体的功能是刺激T细胞活化,然后T细胞通过提供辅助信号帮助B细胞对胸腺依赖性抗原产生应答。 另外,在一个蛋白质抗原分子表面,一个抗原决定簇作为半抗原与B细胞结合,而其他的决定基行使的是载体的功能,募集辅助性T细胞。

图片

 

 

Copyright © 2002-2017 高中生物新人教 版权所有
电话:400xxx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贸大厦8888 备案号:皖ICP备180045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