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体脱水,总体表现为体液容量明显减少,机体失水。导致机体脱水的原因有很多种。按照脱水时失水和失Na+的比例,可以将脱水分为高渗性脱水、低渗性脱水和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多于失Na+,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低渗性脱水表现为失Na+多于失水,这会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等渗性脱水表现为失水同时伴有失Na+,且两者丢失的比例相同或大体相同,一般不会影响细胞外液渗透压。
高渗性脱水主要是由饮水不足或经消化道、呼吸道、皮肤、肾等器官丢水过多导致。发生高渗性脱水时,机体会采用教科书中所描述的水平衡的调节过程来进行调节,以维持稳态。
低渗性脱水可能是由于长期连续使用高效能利尿药,或由于肾实质性疾病,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时,Na+持续丢失;也可能由于输液时未考虑患者是否丢失大量Na+,而只补充了水(如5%葡萄糖溶液),引发低钠血症。
等渗性脱水可能是消化液的急性丧失,如大量呕吐等;也可能是体液的丧失,如大面积烧伤等;还可能由某些肾疾病造成,如急性肾衰竭导致多尿后引起。
因此,考虑水平衡问题的同时,必须考虑盐平衡的问题,必须弄清楚机体脱水的真正原因才能正确调节机体的水盐平衡。(教参P144)
机体的水盐平衡调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