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各个班级的微信群推送本节内容的微课和相关教学资料,课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现的问题。通过资料分析,尝试建模,用橡皮泥等材料制作细胞核的结构模型,认同细胞核是系统的控制中心。远程调控学生自主复习,并收集学生讨论后依然不能解决的问题。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反馈出的问题,教师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有的放矢的开展教学。使课题教学有了针对性。
课上环节
(1)以小组为单位汇总学生资料,概括学习目标。
组图一:小组代表展示本组所遇到的问题
(2)提前准备好学生材料,以问题驱动的方式构建认知,PPT展示克隆羊多莉的形成过程,思考细胞核具有什么功能,PPT依次展示4个资料,分组讨论,探究细胞核的功能,展示细胞核电镜照片及细胞核的结构模式图,讲解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组图二:PPT展示图片
(3)提供橡皮泥,牙签等工具,平板推送视频资料,学生独立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落实之前学习的细胞器之间的分工合作和本节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论知识,化抽象为具体。
组图三:讲解内容和细胞核的制作材料
(4)阅读教材56页,观察细胞核的结构示意图,小组内互相提问;说出细胞核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绘制细胞核结构示意图,讲解细胞核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证据。讨论以下的两个问题。
问题一1:自学教材56页图3-10,写出下图中各序号的结构名称及其功能。
问题二2:根据教材56页图文叙述,结合教师补充的材料,分析讨论书本问题。
(5)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平板推送课堂练习,即时训练,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3.小结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独立自主的学习环境。老师使自己与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形成良好、和谐、民主的关系,老师成为引导学生学会寻求知识、吸收知识、运用知识的向导和组织者,成为深刻理解学生观点、想法和情感特征的知音。这样,学生就能以极大的热情、饱满的情绪投入到教学过程中去,课堂气氛就会异常活跃,学生就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才能让学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尽情绽放。老师通过之前的了解,有针对性的开展教学,省时省力,实现引导代替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