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主页 > 高考竞赛 > 省级课题 > 附件材料 >

课例2:高中生物学人教版必修一第四章第2节

发布时间:2022-09-19 15:56|栏目:附件材料 |浏览次数:

《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

1.课前准备

教师利用各个班级的钉钉群推送主动运输与胞吞、胞吐的微课和相关教学文档,提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发现的问题。列举物质逆浓度跨膜运输的现象,了解物质为什么能够逆浓度运输,能够列表总结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远程调控学生自主复习已学知识,并收集学生提出自主复习后仍然存在的问题。

2.课上环节

  1. 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讲解自己总结的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组图一:学生踊跃参与和优秀作品

  1. 以问题串的形式,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通过被动运输吗?

联想逆水行舟的情形,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吸收碘是否需要细胞提供能量?

这在各种物质的跨膜运输中是特例还是有一定的普遍性?指导学生深度学习,启发学生获取知识,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

  1. 结合PPT展示资料,小组合作学习讨论,进一步了解主动运输和胞吞、胞吞。

胞吞、胞吐过程的实现与生物膜结构的特性有什么关系?

游离于细胞质基质中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多是供细胞自身使用,而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能够分泌到细胞外。试分析其中的道理。

组图二:展示资料和课题实景

(4) 结合上课学生的学习情况,利用班级微信群,推送本节内容的课时训练,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3.小结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这种方法让教师与学生建立了有效沟通,既克服了课堂教学师生之间的陌生感,又能做到教师在课前准确了解学生的基础认知水平,使课堂教学有了针对性。利用信息化平台指导学生课前自主学习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课上引领学生通过建构模型等方法建立新认知,构建了新的教学模式。

 

Copyright © 2002-2017 高中生物新人教 版权所有
电话:400xxx8888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国贸大厦8888 备案号:皖ICP备18004561号-1 皖公网安备 34112502000087